问题 | 婚前口头承诺算骗婚吗 |
释义 | 如果仅仅是因为没有履行承诺,那么其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涉嫌犯罪。同时,在我国的法律里并没有骗婚罪一说。该问题中的未履行婚前承诺的行为,充其量可以作为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的依据。 口头上的承诺有法律效力。聊天记录属于证据中的电子数据,属于证据类型的一种。具体到民事纠纷案件中,作为证明关系存在的电子数据则集中表现为网上聊天记录、电子邮件、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这个和现在的法律“骗婚”有点相似,如果当时签了协议“如果女方提出退婚的话,此彩礼一分不欠:如果是男方提出退婚,此彩礼一分不退”那么男方提出则可以不退还,但是你们并没有签约,所以如果大官司,女方就会形成“骗婚骗取彩礼”,现在法律上因为骗婚形成的法律很多,你可以去查阅下,包括订婚后,找理由退婚不退还彩礼都属于骗婚,除非你当时和他有签约!口头承诺与实际订立不符合的,一般情况下不构成诈骗,可以认定其存在欺诈行为,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给合同。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