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事故报告时间规定
释义
    事故报告时间分为以下几种:
    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在1小时内报告给县级以上的相关部门;
    2、安全监管部门逐级上报是每级不超过两小时;
    3、事故情况发生伤亡变化的,在30日内及时补报,交通、火灾补报在7日内。
    一、死亡亡多少人算特大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重大安全事故的定义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要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撞到电动车人没事怎么处理
    撞到电动车人没事处理如下:
    1、当事人对事实、原因无异议的,可以立即退出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2、不立即离开现场的,应当及时向执勤交警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
    一、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
    3、责任认定;
    4、裁决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
    6、向法院起诉。
    二、交通事故诉讼程序为:
    1、当事人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起诉;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向法院提交材证据材料;
    3、立案庭受理之后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4、当事人收到后预交案件受理费等其他诉讼费用。
    总而言之,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驾驶人应当马上停车保护现场;若造成人身伤亡的,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向执勤交警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因抢救伤者而改变现场的,应注明地点。乘客、过往车辆驾驶员和行人应提供协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三条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