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公职人员如果犯有职务犯罪,将会受到惩罚并可能会被撤销职务。此外,在公职人员的工作中,职务犯罪也会对其工作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失信、信任度降低,甚至被解雇。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公职人员在担任职务期间,利用职权受贿、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十七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一)违反宪法、法律、法规或者国家规定的职责,严重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违反工作纪律,致使本职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或者严重影响单位形象、声誉的; (三)信用状况差,经过教育和帮助仍然没有改正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处分: (一)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干部职务工作责任制等规定,有失职、渎职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受贿、行贿、贪污、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纪行为的; (三)其他应当给予处分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