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车者在发生事故后逃离现场以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即使没有撞到人,但其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也有直接关联,因此也被视为逃逸行为。这包括驶离现场、不履行听候处理义务、弃车后返回等情况,都将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 没有撞到人但是行车行为对别人的伤害有直接联系的,离开也算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拓展延伸 肇事逃逸:法律是否应该加重惩罚? 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是否应该加重惩罚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支持加重惩罚的观点认为,肇事逃逸严重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应该给予更严厉的惩罚,以起到威慑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反对加重惩罚的观点认为,法律已经对肇事逃逸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处罚,过度加重惩罚可能会导致司法不公和人权侵犯。因此,在制定相关法律时,应充分考虑各方的观点和利益,平衡公正与实际情况,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加重惩罚能有效威慑,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然而,应平衡各方观点和利益,避免司法不公和人权侵犯。在制定相关法律时,需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公正有效。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