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根据《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个人只有使用权,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让、出租。实施村镇规划进行旧村、旧城改造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应当服从。”上述法律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让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的转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并不是完全不能转让。宅基地转让的条件有: (一)转让方流转宅基地后不能再申请宅基地 (二)流转的必须是合法的宅基地上房屋 (三)宅基地流转必须经村委会或者村集体同意 (四)除有特殊地方性政策外,宅基地仅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 (五)宅基地的受让方要符合“一户一宅”原则要求 一、宅基地纠纷处理流程 (一)首先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二)然后双方当事人出示举证的材料和依据。 (三)工作人员现场调查材料和取证; (四)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制作书面调解书; (五)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或者调节书送达前一方或者双方反悔的,土地管理部门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府错处处理决定。 二、宅基地收回的情形 下列宅基地的使用权,由村民委员会向乡(镇)土地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收回: (一)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进行旧村改造需要调整的宅基地; (二)为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占用的宅基地; (三)农村村民一户一宅之外的宅基地; (四)农村“五保户”腾出的宅基地; (五)自依法批准之日起连续二年未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的宅基地; (六)县(市)人民政府规定应当收回的其他宅基地。 由于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的原因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地上附着物的评估价格对原宅基地使用权人给予适当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