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开始终止探望权的要素有哪些
释义
    终止探望权的条件:
    1、子女已满16周岁。未成年子女被宣告死亡的。
    2、申请探望权一方有虐待子女的事实或正在受15年以上的长期刑事处罚的。
    3、申请探望权一方有曾因虐待或伤害被探望子女而受刑事处罚的。
    4、申请探望权一方患有精神性疾病久治不愈的。
    5、申请探望权一方有教唆被探望子女违法犯罪或参加邪教组织的。
    6、有拐卖儿童行为的。
    一、放弃探视权可以不支付抚养费吗
    放弃探视不可以不出抚养费。探视权是权利,可以放弃;抚养权是义务,不能放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不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不管是父还是母直接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第1086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具体的“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主要是指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下列情形:
    (一)患有严重精神病或尚未治愈的烈性传染性疾病的;
    (二)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子女的;
    (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二、探视权会被剥夺的情形有哪些
    1、首先探望一方对子女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给予未抚养一方探望权,主要是为了提供未成年子女一个良好美满的成长环境,如果探望一方对子女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那么探望权的行使就违背了权利行使的初衷。
    2、探望一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未成年子女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自己亲人的影响,因此如果探望一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那么将会对未成年子女的成长造成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
    3、探望一方有严重的健康障碍,威胁子女健康。探望一方有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给予其接触、探望未成年的机会,那么将会增加传染给未成年子女的机会,导致未成年子女的健康问题受到严重威胁。
    4、探望一方存在严重品质缺陷直接威胁到子女健康或者安全。探望权的行使侵害了未成年人成长的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探望权的行使,侵害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离婚后允许不能直接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探视孩子的蛀牙目的,是为了能使得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若探视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不利,那么有孩子抚养权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出中止探视的请求。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