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执法监督机关发现被监督机关有哪些情形应当发出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责令其 |
释义 | 1.行政执法机关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越权执法的;(2)不按规定要求报送备案,经催报仍不改正的;(3)不执行《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的;(4)指派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不予改正的。 2.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发证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暂扣或者收缴其行政执法证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失职或者滥用职权的;(2)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者有其他严重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的;(3)对投诉、举报违法执法活动以及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打击报复的;(4)有其他违法执法行为,经督促不予改正的。 3.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在行政执法监督活动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有渎职、失职行为的,由发证机关收缴其监督检查证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制度第一条为促进行政执法中队及相关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监督是指:行政执法中队对执法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活动。 第三条行政执法中队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自觉接受上级机关对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 第四条行政执法监督应当遵循监督执法与指导执法相结合、纠正错误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保证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合理,确保依法行政。 第五条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是:(一)行政执法中队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合法;(二)有关土地、规划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情况;(三)执法主体是否合法;(四)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五)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第六条行政执法监督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一)对起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事前审查;(二)对重大具体执法行为进行事前审理;(三)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执法文书和事故案卷检查;(四)根据有关人员反映的情况或行政相对人投诉等情况组织专项调查;(五)其他方式。 第七条执法监督中可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有关执法人员提供行政执法案卷和相关文件资料;(二)查阅、复制行政执法案卷和文件资料;(三)询问相关执法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四)其他措施。第八条在执法监督中,事前审查规范性文件,认为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应当提出意见,报镇领导。规范性文件已经发布的,应当提出处理意见,提请镇领导审查。 第九条在执法监督中认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的,应当提出行政执法监督处理报告,报镇领导审议。执法监督处理报告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一)涉及的执法执法人员;(二)相关行政执法行为的基本情况;(三)对相关行政执法行为的调查情况;(四)判定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者不当的 法律依据:、理由;(五)处理建议。 第十条镇领导审议后,按照下列方式处理:(一)规范性文件违法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修改或者废止;(二)执法主体不具有执法资格的,责令停止执法活动;(三)具体执法行为无合法依据或执法不当的,责令予以变更、撤销或责令重新做出行政处理;(四)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和不执行或拖延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督促其履行或限期执行;(五)行政执法文书不齐全、不完善的,责令按相关规定补充、完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