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可以成为法律主体吗
释义
    未成年人具有民事法律主体资格,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但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受到年龄和智力等限制。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生来就有的。而民事行为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智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一、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2、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3、未成年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在其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都可以作为原告提起民事诉讼。虽然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分别为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所规定,这虽是两种不同的法律上所认可的民事行为能力,但两者还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二、未成年的法律主体
    1、法律上将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定义为未成年人,其中未满八周岁自然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满八周岁的都归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文中的未成年人特指未满十八周岁,且没有劳动收入的自然人。
    2、未成年人虽然不具有民事诉讼能力,但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从出生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具有独立的人格权,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可以继承财产、接受赠与,获得民事利益。未成年人作为被侵权人时,是法律文书中民事利益的权利主体,未成年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获得民事利益,故应将未成年人作为原告,而其诉讼活动由监护人代理,将监护人列为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侵权,其监护人均为民事责任主体,应被列为共同被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六条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0: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