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满18岁者犯罪处罚
释义
    未满十八岁杀人判刑标准:十八岁以下故意杀人,处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罚;故意杀人罪不一定判处死刑,未满18岁、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75岁以上人不适用死刑,除非手段特别残忍。
    法律分析
    未满十八岁杀人判刑标准是:
    1、十八岁以下杀人涉嫌故意杀人,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故意杀人罪不一定判处死刑。犯罪时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4、审判时已满75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教育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教育措施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针对未满18岁的年轻人,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既要从根本上预防犯罪的发生,又要注重对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帮助。
    首先,预防犯罪的关键在于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和社区都应该承担起责任,为未成年人提供稳定、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这包括家庭教育的重视、学校的教育引导以及社区的关怀和支持。
    其次,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加强法律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此外,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最后,对于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教育和帮助措施。这包括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提供机会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总之,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教育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教育引导以及积极帮助已犯罪的未成年人,我们可以为未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教育措施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家庭、学校和社区应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已犯罪的未成年人,应提供积极的教育和帮助,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能为未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7: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