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学期间如何判断冒名顶替罪 |
释义 | 冒名顶替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罚金数额根据犯罪情节裁量,无法确定标准。冒名顶替罪可以判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然而,由于高考流程公开透明,冒名顶替现象已经难以发生,因此过去的冒名顶替行为不会被判刑。 法律分析 一、根据规定冒名顶替罪上学怎么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之二 【冒名顶替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冒名顶替罪的罚金标准是多少? 冒名顶替罪的罚金标准不是法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二条【罚金数额的裁量】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第五十三条 【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三、构成冒名顶替罪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事实上,现在高考的整个考试流程,查分流程等都是公开透明的,现在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由于刑事案件不及既往,所以冒名顶替罪出台之前的冒名顶替行为不会被判刑。 结语 冒名顶替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二,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取得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等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罚金数额根据犯罪情节确定,没有法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然而,由于现行高考流程公开透明,冒名顶替现象几乎不可能发生,过去的冒名顶替行为不会被判刑。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