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驾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
释义 | 根据相关规定,酒驾行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此为饮酒驾驶;另一种是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此为醉酒驾驶。饮酒驾驶被视为违法行为,而醉酒驾驶则属于犯罪行为,被捕后可申请取保候审。 法律分析 酒驾分两种情况: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拓展延伸 酒驾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和限制 酒驾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和限制主要涉及交通安全法和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酒驾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取保候审并非一项普遍适用的权利。通常情况下,对于涉嫌酒驾的嫌疑人,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是否构成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危险、是否存在逃避追究的可能等。如果被认定适用取保候审,嫌疑人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有固定住所、有能力履行取保候审义务等。此外,酒驾取保候审期间也有一系列的限制,如不得驾驶机动车辆、不得离开指定居住地等。总的来说,酒驾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和限制旨在保障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确保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结语 酒驾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和限制旨在维护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酒驾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取保候审并非一项普遍适用的权利。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果被认定适用取保候审,嫌疑人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并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一系列限制。这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交通安全,防止逃避追究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