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手机丢失后归还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
释义 | 捡到手机不还可能涉嫌侵占罪,构成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恶意占有他人财物并拒不退还的行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侵占罪的构成特征包括犯罪客体为他人财物所有权,犯罪行为为非法占有他人交由自己保管的财物,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过失行为不构成侵占罪。 法律分析 一、捡到手机不还是不是违法行为 1、捡到手机不还会涉嫌侵占罪,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五十九条【无权占有造成占有物损害的赔偿责任】 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侵占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1、犯罪客体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这里“数额较大”是指侵占5千元到2万元之间,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结语 捡到手机不归还可能涉嫌侵占罪,构成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九条,恶意占有他人财物并造成损害的人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数额较大者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侵占罪的构成特征包括犯罪客体为他人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交由自己保管的财物且数额较大,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四章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 第五十九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五条 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有关电子商务数据信息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提供。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的数据信息的安全,并对其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三十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证其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