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形下,合伙人可以被除名 |
释义 | 除名退伙,即开除退伙,是指在合伙人出现法定事由的情况下,其他合伙人决定将其除名。合伙人被除名的情况包括未履行出资义务、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损失、不正当行为、合伙协议约定的事由等。对被除名人的决议应书面通知,自被除名人接到通知之日起,除名生效,被除名人退伙。若被除名人对决议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后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除名退伙也称开除退伙,是指在合伙人出现法定事由的情形下,由其他合伙人决议将该合伙人除名。合伙人被除名的情形有: 1、未履行出资义务;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3、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 4、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的事由; 5、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接到除名通知之日,除名生效,被除名人退伙; 6、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拓展延伸 合伙人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被解除合伙关系? 合伙人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被解除合伙关系:1.违反合伙协议:如果合伙人违反了合伙协议中规定的义务或限制,其他合伙人有权解除其合伙关系。2.严重失职或不当行为:如果合伙人的行为严重失职、不当或违反法律规定,严重影响合伙事务的正常进行,其他合伙人可以解除其合伙关系。3.经济能力不足:如果合伙人无法履行其在合伙协议中规定的财务义务,无法满足合伙企业的经济需求,其他合伙人可以解除其合伙关系。4.合伙人死亡或宣告破产:合伙人的死亡或宣告破产将导致其合伙关系的解除。需要注意的是,解除合伙关系需要符合合伙协议或相关法律的规定,并经过合伙人的一致同意或依法程序。 结语 合伙关系解除的情况包括违反协议、严重失职、经济能力不足、死亡或破产等。解除合伙需遵循协议和法律程序,并经过合伙人一致同意。除名退伙是指合伙人因法定事由决议将其除名,如未履行出资义务、不当行为等。被除名人应接到书面通知后退伙,如有异议可向法院起诉。合伙关系解除需谨慎处理,保障各方权益。 法律依据 《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九条 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决议将其除名: (一)未履行出资义务;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三)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 (四)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的事由。 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接到除名通知之日,除名生效,被除名人退伙。 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