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办理老人监护人
释义
    1、主体要求做出意定监护的主体必须是成年人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或无、限民事行为能力人直接适用法定监护而不适用意定监护。
    2、意定监护人的范围
    (1)近亲属。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近亲属以外的亲属或者朋友,在其愿意并具备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成为意定监护人。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何为“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法律并未明确,可以包括以下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除此外,其他的养老院、公益组织等也可以担任监护人,具体适用上,只要是法律未禁止且具备监护能力的组织,都可以成为监护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怎么确定呢?
    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的认定顺序是: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顺序: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
    二、叔叔是否有侄子的监护权
    叔叔有侄子的监护权。但是监护人的兄弟姐妹监护权高于叔叔,具体如下:
    1、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和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关系密切,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
    2、村民委员会经未成年人父亲、母亲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同意;
    3、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8: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