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为避免成为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首先建议切勿轻信高额利息借款,避免非法集资。此外,借贷前应查看借款人的身份证明、经济状况等证明材料,同时签订详细的借贷合同并保留好相应证据。最后,若产生纠纷,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或进行调解,避免将问题扩大化。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条:当事人应当信守诚实信用原则,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借贷双方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订立借贷合同,并办理借款、还款手续。借贷合同应当载明借贷本金、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主要条款。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集资罪,是指犯罪组织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集资,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危害社会和经济安全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