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法里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是怎样的
释义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到犯罪终止前都可以发生犯罪中止。
    其要点是:可为而不为,即如果犯罪人继续下去是完全可能、可以的,而是犯罪人没有继续。
    1、自动放弃。犯罪人主观上放弃。
    2、要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比如说,故意杀人,至半死状态下,于心不忍,决定放弃,这时必须把人救活,才算中止,如果是没有去救或者没有救活,中止都不能成立。
    3、要区别成立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以准确的确定是否为犯罪中止。
    一、犯罪中止的种类
    (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1、预备中止
    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
    3、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
    (二)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
    消极中止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
    2、积极中止
    积极中止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二、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的定性
    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导致法定犯罪结果出现的第一次侵害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在能够重复实施同一性质的侵害行为并造成预期的犯罪结果的情况下,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放弃继续实施侵害行为,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对于这种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应当如体定性,有的主张按犯罪未遂论处,有的主张按犯罪中止论处,有的主张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