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改制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将现行法规、市场环境与出资人意见相结合 立足实际,着眼未来。 改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改制企业的基本情况; 2、改制目的及必要性,改制目标及可行性; 3、改制方式及相应的资产重组方案; 4、债权债务处置方案; 5、参与改制其他投资方的基本情况; 6、改制后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注册资本、股权结构; 7、职工安置方案; 8、改制的实施方案、程序和时间安排; 9、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除涉及经营者持股方案不得由改制企业制定外,其他均可由出资人、中介机构或改制企业制定改制方案。 (二)制定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 1、改制方案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可行性; 2、资产重组方案、股权结构以及资产作价的合理性质; 3、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4、改制企业与原产权持有单位的关系; 5、职工安置方案是否能够落实; 6、债权债务处置方案是否落实; 7、改制后企业的竞争力是否得到加强; 改制企业是否存在产业政策、经营、财务、投资、技术、环保等方面的重大风险。 一、公司改制权利义务是由谁承担 改革企业体制的简称是企业改制。企业改制的核心是经济机制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改制也指企业所有制的改变:国有企业的改制方案应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同意;而私有企业的改制则应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通过。 公司改制可以分为整体的改制和部分的改制,改制过程中会涉及到原来的权利和义务。公司改制后原来的权利和义务由改制后的公司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