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外国驰名商标是否违法? |
释义 | 这篇文章讨论了商标抢注在全球范围内的现象,以及商标注册和保护的问题。文章指出,许多国家都采取“注册在先”的原则,即谁先在该国注册商标,谁就拥有商标的专用权并得到该国的法律保护。然而,这种现象导致了许多知名品牌商标被外国抢注,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文章建议,企业应该在开展外国市场之前,先一步把商标注册好,以免再次被抢注。 法律分析 这取决于外国驰名商标是否与中国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或者它们是否在同一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系统内,该国注册的商标在中国受到保护。如果注册人在该国注册商标时享有在我国注册的优先权,那么即使抢注行为发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抢注的商标也不会被视为侵权。反之,如果没有相关协议或注册,抢先注册的行为仍然被视为侵权。 一、我国品牌被国外各国抢先注册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曾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有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有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注册在先”的原则,即谁先在该国注册商标,谁就拥有商标的专用权并得到该国的法律保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虽然义愤填膺,却也无可奈何、进退两难。因为,他们都是依他们的“法”申请注册的,我们如果要夺回自己的商标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如果不夺回自己的品牌,又面临着被诉侵权或退出已有市场地命运。 二、知识产权小结 商标抢注是全球性现象,围绕商标权的争端已是“全球大战”。商标抢注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知名品牌最容易被盯。如何化解这令国内外企业均头痛不已的商标劫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商标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的标志,它关系着企业的特殊经济利益乃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个国家均高度重视商标权的保护,我国多地政府也已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的商标权保护。对于企业来讲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商标都是关系其品牌发展的重要一个部分,可以说是企业的命脉。中国企业现在发展越来越好,好多企业都走出国门去做外国人生意,可是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好多商标都被外国人抢先注册了,用了好几十年的中国老物件,突然间变成别人的了,真是荒唐极了。现在好多企业也学乖了,在开展外国市场之前,都先一步把商标注册好,以免再次被抢注。 结语 商标抢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更为突出。尽管我们无法控制其他国家的行为,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商标保护来避免商标被盗用的情况发生。企业应该重视商标注册,避免商标被盗用,以免遭受品牌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十一条 商标国际注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确立的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