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构成交通逃逸罪的
释义
    构成交通逃逸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出现了交通事故;2.逃离了现场,不停车等待交警处理或者无法与他人达成协商解决。交通逃逸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交通逃逸罪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逃离现场,不停车等待交警处理,或无法与他人达成协商解决的情况下,构成的犯罪行为。构成交通逃逸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出现了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机动车辆在道路上发生的碰撞、撞击或者侵犯到行人、非机动车的情形。只有在发生了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当事人才可能构成交通逃逸罪。2. 逃离了现场,不停车等待交警处理或者无法与他人达成协商解决:如果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停车等待交警处理,或者没有在一定时间内与他人协商解决,而是擅自逃离现场,则可能构成交通逃逸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构成交通逃逸罪的处罚标准如下:-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六个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如何定义交通逃逸罪构成的“严重后果”?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判例,交通逃逸罪构成的“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身体伤害,财产损失达到一定数额等情形。
    交通逃逸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因此,公民应当遵守交通规则,尽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遇到交通事故时应当配合交警处理,不得擅自逃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情节严重的,处六个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