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是否可以担任孩子的监护人?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问题,不同情况下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其中提到,如果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监护人的顺序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对于精神病人,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律分析 1、孩子监护人不一定是父母。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时,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2、如果被监护人是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拓展延伸 不是父母,谁来保护孩子? 保护孩子是每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监护人。在许多情况下,父母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保护孩子,例如工作繁忙、缺乏关注、家庭暴力等。此时,谁来保护孩子呢?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同时,法律也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包括受到保护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受到尊重、关爱、教育和保护,享有安全、健康、教育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如果父母无法履行这些责任,社会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 例如,对于有虐待儿童倾向的父母,社会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包括撤销他们的监护权、进行心理治疗等。政府也可以设立机构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如儿童福利院、青少年宫等。此外,法律也规定了未成年人可以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向有关部门举报父母的虐待行为。 不是父母,谁来保护孩子?虽然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在无法保护孩子的情况下,社会和政府都有责任来采取措施,确保未成年人得到保护。 结语 监护人不止父母,当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其他亲属或朋友可以担任监护人。而当被监护人是精神病人时,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和其他近亲属、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监护人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庭和亲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九条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