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院泄露患者隐私,患者可向哪个部门求助? |
释义 | 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应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涉及党员干部可向纪委举报,涉嫌犯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未经允许不得发布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益的人口健康信息。责任主体应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违规将受行政处分。严重违法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受损害者可向主管部门投诉、提出复议或诉讼。 法律分析 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可以向医院上级主管的政府部门(比如卫生局、卫生厅)举报。 涉及党员干部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举报,涉嫌犯罪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公安机关报案。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均不得统计和发布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益的人口健康信息。 在人口健康信息采集、管理、利用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应当妥善做好人口健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严禁泄露给任何无关的个人或组织。 采集单位负责保证数据采集和存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利用单位和个人负责保证数据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如违反规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或者建议给予行政处分。 凡情节严重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和管理对象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主管部门进行投诉或依法提出复议、诉讼。 拓展延伸 患者隐私泄露事件频发,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在面临患者隐私泄露事件频发的情况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首先,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隐私保护制度,确保员工意识到隐私保密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培训。其次,加强技术措施,包括加密患者信息、限制访问权限、定期更新安全软件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此外,建立投诉和举报机制,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举报泄露事件,并对举报者提供保护。最重要的是,加强对违反隐私保护的严厉惩罚,以起到威慑作用,确保患者个人信息安全。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患者隐私泄露事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结语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是维护公民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医院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向上级主管政府部门举报,涉及党员干部的可以向纪委举报,涉嫌犯罪的可以报案。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统计和发布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益的人口健康信息。在信息采集、管理、利用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应妥善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严禁泄露给无关个人或组织。违反规定者将受到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受损合法权益的人,可向主管部门投诉、提出复议或诉讼。为保护患者隐私,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技术措施,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同时对违规行为严厉惩罚。只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等的医疗信息安全制度、保障措施不健全,导致医疗信息泄露,或者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安全措施不健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止相应执业活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八条 国家加强医学基础科学研究,鼓励医学科学技术创新,支持临床医学发展,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进医疗卫生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国家发展医学教育,完善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学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医疗卫生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六章 证据 第七十九条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