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规定的最高贷款利息是多少? |
释义 | 民间借贷利率约定应在年利率24%以内,法院支持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无效,借款人可要求返还超出部分利息。 法律分析 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能超过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在此范围内,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百分之三十六,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拓展延伸 法律规定的最高贷款利息率如何确定? 法律规定的最高贷款利息率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规定来确定的。通常情况下,政府或金融监管机构会制定一系列规定,以保护借款人的权益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最高贷款利息率的确定通常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利率、经济状况、金融风险等。监管机构会定期评估和调整最高贷款利息率,以确保其合理性和公平性。借款人在贷款时应了解相关法规,以确保自身权益和遵守法律规定。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应在年利率24%以内,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将予以支持。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同样应予支持。在借贷过程中,借款人应了解相关法规以保护自身权益并遵守法律规定。最高贷款利息率的设定是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借款人权益的重要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 业务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二节 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