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释义
    一、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1、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最新立案标准为:
    (1)、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
    (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
    (3)、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4)、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规定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分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区别:
    第一,二者侵害的主要客体不同。本罪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害的主要客体则是公共安全。
    第二,犯罪对象的性质不同。作为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对象之一毒害性物品应是指敌敌畏、敌百虫、砒霜、氰化钾、氰化钠、氧化乐甲等无机物,强调的是其剧毒性;而传染病菌种、毒种属有机物,其主要特点是传染性,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限于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后者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该罪。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3 9: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