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诉讼请求的分类有哪些
释义
    根据诉讼请求种类的不同,诉讼请求被分为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形成之诉,无论何种类型的诉讼请求,一般均应满足“有基础、全面、明确、可执行”的要求。
    诉讼请求的要求:
    (一)有基础
    诉请有基础指的是诉请必须有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而事实依据主要体现在我们提交的证据上。我们在审视我们提交的证据的时,需要尽可能地站在一个中立方的角度去审查,因为同样是一个合同条款,如果我们有倾向性地理解,这个条款一般是对我方当事人有利的,能够支持我们提出的诉请。但是如果从裁判者的角度,就有可能得出另外一种解释,需要我们再寻找其他证据予以补强。
    (二)全面
    1.系统性的考虑案件
    有时为了达到客户的要求,需要提起多个诉讼,这样我们需要提前考虑好每个案件的诉讼请求对其他案件的影响。曾有同事分享过一个他经办的案例,他们首先在域外申请了一个呈盘清令,取得了相关的文件以及授权,然后在境内又提起了相关的诉讼。还有另一个同事曾向我们介绍,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需要不间断地提起7个诉讼,然后环环相扣。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考量诉请的合理性,即便是面对个案,我们也要系统全面的考虑后续还有没有可能发生纠纷,发生纠纷之后,在前述案件中提起的诉请将对后续案件产生何种影响。
    2.一次性表述清楚
    在诉讼中涉及本金、利息或者违约金的时,我们立案时有可能会直接表述为返还本金及利息,但是到了开庭时,利息的标准、起算时间、截至时间等都需要明确,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如果能够一次性表述清楚,最好一次性解决。
    (三)明确
    我们在诉状中需要尽量明确履行主体,尤其是面临多个被告的情形,不能笼统地表述判令被告承担何种责任,应针对不同的法律关系进行区分。
    (四)可执行
    诉请需要有可执行的内容,如果只是确认决议的效力或者确认合同效力,即便胜诉,也不具有可执行的内容。而且,诉请内容也不应有歧义。比如说诉请针对多个被告的情形,如果诉请写的是“判令被告一、被告二对第一项诉请在5%的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那么就会产生被告一和被告二是各自在5%的份额内承担连带责任,还是被告一和被告二是共同在5%(各2.5%)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歧义,因此诉请的内容应尽量避免歧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二百一十四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