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困房申请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申请解困房的条件和购买解困房需要注意的事项。条件包括持有政府签发的《职工家庭特困证明》或相关部门核发的《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家庭认定证》、家庭所有成员的人均居住范围低于8平米以下且拆迁安置的家庭需在本地没有其它住房以及所得钱财安置款无法购买人均居住范围12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是市区常住户、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市区无其他私有房产等。购买解困房需要注意办理交易手续、缴纳有关税费并进行产 法律分析 一、申请解困房的条件包括: 1. 申请人家庭应持有政府签发的《职工家庭特困证明》或相关部门核发的《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家庭认定证》。 2、家庭所有成员的人均居住范围低于8平米以下的,如果是拆迁安置的家庭,需在本地没有其它住房以及所得钱财安置款无法购买人均居住范围12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 3、是市区常住户,具有18个居委会户口。 4、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 5、市区无其他私有房产,包括门市房等。具备条件的可凭拆迁协议、户口簿、身份证提出申请。 二、购买解困房需要注意什么 1、购买经济解困房后须按规定办理交易手续、缴纳有关税费并进行产权登记,在房屋所有权证上加注经济解困房,房屋所有权归购房者所有。 2、职工个人购买经济解困房,可根据《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试行办法》,申请抵押贷款。 3、经济解困房在合同登记备案时,开发单位应提供由物价部门核定的对其减免的土地级差地租和大市政配套费以及相关规税规费标准,并将该内容在开发单位与购房人签订的预售合同中注明。 4、经济解困房购买后,自办理经济解困房房屋所有权证之日起10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5、原按经济解困房价格购买的面积部分,补交物价部门核定减免的土地级差地租和大市政配套费、相关规税规费及相应利息。 6、因继承、离婚析产而发生房屋所有权转移的,经市房管局核准后,允许办理交易过户手续;但在办理交易过户手续后,房产性质仍为经济解困房,限制上市交易期计算以原房屋所有权证办理之日起计。 三、解困房价格与补贴 1、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解困房,在单户建筑面积控制标准以内部分面积按市物价局核定的经济解困房销售价格购买,同时由政府按人均使用面积8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人均12平方米、高层每户再增加建筑面积10平方米)标准按200元/平方米(建筑面积)给予补贴; 2、超出单户控制标准以上部分并在享受职级标准以内的建筑面积按经济居住房的价格购买,超过享受职级标准以上部分建筑面积均按市物价局核定的该住房商品房价或同类地段商品房价格购买。 拓展延伸 购买解困房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是指房屋所占用的土地的使用权,包括使用权范围、使用期限等。而房屋所有权则是指房屋的所有权归属,包括所有权人、共有情况等。 在购买解困房时,需要查看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清晰情况,确保购买的房屋符合法律规定。此外,还需要了解房屋的用途和限制,例如是否可以用于经营或居住等。 同时,购买解困房也需要了解房屋的物业管理和维修情况,确保购买的房屋符合健康安全标准。最后,还需要了解房屋的价格和支付方式,确保购买的房屋价格合理,支付方式清晰。 总之,在购买解困房时,需要仔细了解房屋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事项,确保购买的房屋符合法律规定,避免购买到有问题的房屋。 结语 解困房申请需要注意以下条件:家庭持有政府签发的《职工家庭特困证明》或相关部门核发的《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家庭认定证》,家庭所有成员的人均居住范围低于8平米以下,是市区常住户,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市区无其他私有房产,包括门市房等。购买解困房时需要注意办理交易手续、缴纳有关税费并进行产权登记,房屋所有权归购房者所有,职工个人购买经济解困房可申请抵押贷款,购买后10年内不得上市交易。解困房价格与补贴标准按不同面积段而定,享受职级标准以内的建筑面积按经济解困房销售价格购买,超出部分按经济居住房的价格购买。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2019-03-02)\t第三十九条\t住房困难标准和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住房价格水平等因素确定、公布。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2019-03-02)\t第二十四条\t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2019-03-02)\t第四十条\t城镇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应当经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直接向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家庭住房状况并公示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由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优先给予保障。 农村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