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缓刑期间是否会被监控定位?
释义
    本文讲述了缓刑期间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包括缓刑犯应接受定位手机并进行定位,司法行政机关应采取措施掌握缓刑犯的活动情况,以及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等。最后还提到了缓刑后警告3次的处理方式和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规定的处理方式。
    法律分析
    根据规定,缓刑期间应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工作和生活。为确保缓刑期间的活动安全,当地司法行政机关(或社区矫正实施机构)可能要求缓刑犯使用定位手机,并对定位手机进行定位。具体措施应根据当地规定而定。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司法所应根据缓刑犯的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缓刑犯的活动情况。缓刑犯应接受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的社区矫正。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定位系统和报告制度是重要的内容。定位手机不能关机,不能欠费,必须携带,以确保司法行政机关无法联系到缓刑犯。否则,将被视为违反监管规定,可能会受到警告处分。多次违反规定者,其缓刑可能会被撤销。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一、缓刑后警告3次怎么办
    缓刑考验期内,因违反缓刑规定,被警告3次的,就可以收监执行原有刑罚。不过,只要司法局不像法院递交建议收监执行原有刑罚的文书或法院不批准的,就不会被收监执行原有刑罚的。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而在假释环境中,剥夺政治权利仍然是从缓刑结束时开始执行。同主刑条件一致。
    结语
    缓刑期间,缓刑犯应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工作和生活,司法行政机关可能会要求缓刑犯使用定位手机并对其进行定位。司法所应根据缓刑犯的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缓刑犯的活动情况。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否则,将被视为违反监管规定,可能会受到警告处分。多次违反规定者,其缓刑可能会被撤销。
    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九条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2: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