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印章使用规范问题
释义
    合同上盖的假章属于违法,受损方可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或确认合同无效。利用假章签合同是一种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违背真实意思的合同。
    法律分析
    合同上盖的假章属于违法,受损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合同或者确认合同无效。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假章签合同是一种合同欺诈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拓展延伸
    合同中出现假章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当合同中出现假章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首先,假章可能导致合同的无效性,即合同被视为无效或不可执行。此外,涉及假章的合同可能涉及欺诈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使得涉及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在应对这种情况时,首先应该确保假章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公证、鉴定等方式进行证明。其次,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如起诉、申请仲裁等,维护自身权益。此外,合同签订方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审慎选择合作伙伴,避免与有假章记录的单位签订合同。综上所述,对于合同中出现假章,合同方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合同中出现假章,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损害方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或确认合同无效。利用假章签订合同属于欺诈行为,受损方有权要求撤销。同时,假章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后果,包括损害赔偿等。在应对此类情况时,应确保假章真实性,并采取合适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合同签订方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与有假章记录的单位签订合同。综上所述,对于合同中出现假章,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22: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