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生加班工资法律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加班工资法律依据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4)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一、工作日加班怎么计算工资?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平时的工作日加班,公司应该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作作为报酬。 其次,公司在其他时间安排加班,比如节假日、休息日加班,就要按照以下的标准计算加班费: 1、休息日加班,公司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作为报酬; 2、节假日加班:须经过员工本人同意,如加班应该按照员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具体而言,可以根据以下的计算公式确定加班费: 1、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等于加班工资基数的300%; 2、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等于加班工资基数的300%; 3、休息日加班工资等于加班工资基数的200%; 4、休息日小时加班工资等于加班工资基数的200%。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