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库存现金期末核对有哪些 |
释义 | 库存现金的期末核对是财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包括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收付款凭证之间的比对,以及现金日记账与现金总分类账的核对。在核对过程中,需要注意凭证编号、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账证金额与方向的一致性以及差错的及时更正。同时,还需要进行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的核对,包括账面余额与实有数的核对以及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这些核对工作的完成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法律分析 库存现金的期末核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收付款凭证之间的比对。 2. 收、付款凭证作为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确保账目与凭证完全一致。 核对的项目主要是:核对凭证编号;复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看两者是否完全相符;查对账证金额与方向的一致性;检查如发现差错,要立即按规定的方法更正,确保账证完全一致。 2、现金日记账与现金总分类账的核对 现金日记账是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的,现金总分类账是根据收、付款凭证汇总登记的,记账的依据是相同的,记录的结果应该完全一致,但由于两个账簿是由不同人员分别记账的,可能发生差错。出纳应定期出具“出纳报告单”与总账会计进行核对,找出错误后应立即按规定的方法加以更正,做到账账相符。 3、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的核对 首先结出当天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再盘点库存现金的实有数,看两者是否完全相符。一般是通过库存现金实地盘点法查对,应按“库存现金实有数+未记账的付款凭证金额-未记账的收款凭证金额=现金日记账账存余额”的公式进行核对,清查完毕,要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拓展延伸 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是企业财务中非常重要的账目。现金日记账记录了企业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而库存现金则记录了企业手头上实际拥有的现金数量。核对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是确保企业财务健康的重要步骤。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的核对。具体来说,企业需要制定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的核对制度,明确核对的时间、程序和责任人员。在核对过程中,企业需要确保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的记录相互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造假等问题。 同时,企业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的核对制度的落实。比如,企业可以采用电子化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的核对方式,或者采用双人核对制度,确保核对过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的核对是企业财务健康的重要保障。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核对,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核对制度的落实。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12-27)\t第二十四条\t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理国库。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10-31)\t第二十二条\t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对下列申请事项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决定;决定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六个月内;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 (三)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 信托法(2001-04-28)\t第八条\t设立信托,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包括信托合同、遗嘱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书面文件等。 采取信托合同形式设立信托的,信托合同签订时,信托成立。采取其他书面形式设立信托的,受托人承诺信托时,信托成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