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评残程序是怎样的?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交通事故评残程序的具体步骤。被评定人需提交申请书、诊断证明、CT和X片等资料,评定人需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评定费用。评定应以治疗终结为准,若治疗尚未终结,则需说明赔偿依据。事故处理机构收到鉴定结论后二日内将伤者伤残鉴定结果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在收到鉴定结果后三日内向事故处理机构提出要求重新申请鉴定。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评残程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被评定人需提交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 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总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 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 在评定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时,评定人还需携带身份证、户籍证明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说明。 5. 评定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若治疗尚未终结,但需提供赔偿依据,评定人应在申请书中说明。 6. 评定过程中,评定者需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相关知识: 1、交通事故伤者治疗终结后携带事故认定书、身份证复印件、就诊资料(包括门诊、急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X片、CT片、MRI片等影像资料),委托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2、事故处理机构收到鉴定结论后二日内将伤者伤残鉴定结果送达事故各方当事人。 3、当事人各方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在收到鉴定结果后三日内向事故处理机构提出要求重新申请鉴定。 4、事故处理机构委托其它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对交通事故伤者进行重新伤残鉴定。 5、重新伤残鉴定的结果为终结评定。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评定伤残的标准是由相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主要是为了确定伤者损失程度、受伤程度以及治疗费用等费用。这些标准主要分为三个等级:轻微伤残、一般伤残和严重伤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乘车人造成轻微伤残的,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一般伤残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伤残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交通事故损失程度评定伤残的具体标准,相关部门会根据伤者的伤情、痛苦程度、残疾程度以及医疗费用等因素进行评估,并划分出不同的伤残等级。在交通事故中,受害者的伤残程度越严重,其损失和治疗费用也会越高。 因此,交通事故评定伤残的标准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交通事故进行责任划分和处罚。 结语 被评定人需提交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总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在评定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时,评定人还需携带身份证、户籍证明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说明。评定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若治疗尚未终结,但需提供赔偿依据,评定人应在申请书中说明。评定过程中,评定者需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事故处理机构收到鉴定结论后二日内将伤者伤残鉴定结果送达事故各方当事人。当事人各方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在收到鉴定结果后三日内向事故处理机构提出要求重新申请鉴定。事故处理机构委托其它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对交通事故伤者进行重新伤残鉴定。重新伤残鉴定的结果为终结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