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基本农田遭受的破坏与应对策略 |
释义 | 破坏基本农田是指在基本农田上进行违法行为,如建坟、建窑、建房、挖砂等,或者造成污染、侵占、损坏基础设施等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责令改正、治理和罚款等措施。同时,如果构成犯罪,还将追究刑事责任。非法占用农用地也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 法律分析 一、怎么叫破坏基本农田 破坏基本农田是指在基本农田上建坟、建窑、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排放造成污染的废水、废气及堆放固体废弃物、人为造成海水浸渍使永久基本农田盐碱化、侵占或者损坏永久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等,以上都属于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 2、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条 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禁止通过擅自调整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式规避永久基本农田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审批。 二、毁坏基本农田怎么处罚 1、破坏农田属于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应该依法处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同时,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结语 破坏基本农田行为严重损害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法破坏农田的行为应依法予以处罚。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刑法》的规定,对于擅自占用或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破坏种植条件、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等行为,相关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或治理,并可处罚款;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保护基本农田是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应共同努力,共同呵护好农田资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七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过程中,不得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干涉农民自主安排的生产经营项目,不得强迫农民购买指定的生产资料或者按指定的渠道销售农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七十七条 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提出合法要求的权利,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给予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七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文化、保险等有偿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接受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