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出狱后如何处理民事赔偿案件?
释义
    坐牢后的民事赔偿需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确定金额,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减收、残疾生活辅助具费、丧葬费等。对于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情况,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确定赔偿责任。若赔偿困难,可申请执行,执行中止的情形需根据法院裁定。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达成赔偿协议,赔偿范围不受限制。
    法律分析
    一、坐牢后民事赔偿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
    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
    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限制。
    二、赔偿不起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执行开始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执行中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只要是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损害,那就要进行民事赔偿,法院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所要赔偿的金额,坐牢后也要根据这个金额进行赔偿,但可以看到当事人双方可以进行沟通协调,确定赔偿金额。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犯罪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需要进行民事赔偿。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赔偿金额,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费用,以及误工减少的收入等。如果无法承担赔偿金额,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会根据情况予以处理。双方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协商和解决赔偿问题。无论如何,对于犯罪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当尽力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四条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