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什么?
释义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不报告丢失枪支构成犯罪,丢失枪支对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管理制度构成威胁。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却不报告。不管枪支丢失后是否发生安全事故,不报告丢失枪支的人员都可能受到法院的量刑。
    法律分析
    一、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什么?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
    (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
    (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
    二、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其他犯罪主体
    1、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
    (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
    (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应尽的职责。
    3、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的,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于枪的丢失,可能是出于过失,但不及时报告,却是出于故意。
    任何依法持有枪支的职员,若是在发现自己的强制丢失之后,由于害怕被处罚等的原因,就不将枪支已经丢失的事实上报给自己的领导,那么不管枪支丢失之后是否发生了安全事故,知道枪支丢失却不上报者,都是有可能会被法院量刑的。
    结语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若故意不报告枪支丢失,将面临法律追究。枪支的丢失对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管理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依法配备枪支的人员有责任妥善保管枪支并及时报告丢失情况。无论是否发生安全事故,故意不报告枪支丢失的行为都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持有枪支的职员应当明智行事,及时履行报告义务,以确保公共安全和维护国家枪支管理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国家严格管制枪支。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规定持有、制造(包括变造、装配)、买卖、运输、出租、出借枪支。
    国家严厉惩处违反枪支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枪支管理的行为有检举的义务。国家对检举人给予保护,对检举违反枪支管理犯罪活动有功的人员,给予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八条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