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缓刑羁押期间怎么算 |
释义 | 判处缓刑的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考验期限根据不同刑罚而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 法律分析 1、判处缓刑已羁押的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限与羁押期限无关,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3、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判缓刑期间羁押计算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判缓刑期间羁押计算的相关规定和程序是指在判决缓刑的情况下,被告人在羁押期间的计算方式和操作步骤。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判缓刑后,被告人在羁押期间的计算方法与普通刑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判缓刑后,被告人在羁押期间的时间可以折抵为缓刑执行的一部分。具体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刑期和缓刑比例确定实际羁押期间的扣减天数,以及考虑是否存在其他限制条件等。相关规定和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判缓刑后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保证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性。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判缓刑后被羁押期限的计算与普通刑期不同,需要根据刑期和缓刑比例确定实际羁押期间的扣减天数。这一程序旨在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