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助人安乐死算故意杀人吗
释义
    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安乐死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
    (二)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三)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现在,世界上只有个别国家对积极的安乐死实行了非犯罪化。在我国,是不允许实行积极的安乐死的。
    一、中国安乐死是否合法?
    不合法。在中国,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中国对于安乐死还是持反对态度的。
    二、中国允许安乐死吗?
    我国是不允许实行安乐死的,在目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安乐死分为积极的安乐死和消极的安乐死。积极的安乐死,指采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结束其生命。消极的安乐死。即对抢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给予或撤除治疗措施,任其死亡。如果医生对病人实施安乐死,可能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有些人支持安乐死,认为是对病人减轻痛苦的人道主义方式;而目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安乐死,我国主流观点持保守态度,并未对安乐死进行承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