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工伤赔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计算,其中包括工伤赔偿金、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和死亡赔偿金等。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工龄和月工资的确定:工伤赔偿金的计算需要根据工伤发生前12个月内的平均月工资和在该单位工作年限进行计算。因此在确定工伤赔偿金时,需要准确确定工伤发生前12个月内的平均月工资和工作年限。 2. 伤残等级的鉴定:伤残等级是确定工伤赔偿金和伤残津贴的基础,伤残等级鉴定需由职业病诊断与治疗机构认定或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需要准确确认伤残等级。 3. 医疗费用的报销:工伤保险基金会承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医疗费用,并且是在规定的医疗机构和时间内进行报销。因此,在进行医疗费用报销时,需要注意医疗机构和时间的选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被保险人支付工伤保险金: (一)工伤医疗费用; (二)因工致残的,给予伤残津贴; (三)死亡的,给予死亡赔偿金,并支付丧葬费用。 第十七条 工伤保险金的计算,以及伤残等级和劳动能力损失鉴定等,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伤残津贴的计算,应当按照下列项目逐年增加确定: (一)伤残等级; (二)被保险人工资收入; (三)工龄。 第二十六条 工伤康复费用应当按照规定在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报销。 第二十九条 审核工伤保险金的申请,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并应当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和被保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