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发放日期相关规定 |
释义 | 劳动者工资未按时发放,可询问理由并要求单位及时发放。单位拒绝发放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必须按约定日期支付,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按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相应周期支付。 法律分析 工资没有按时发,劳动者可以询问理由,要求单位及时发;如果单位拒绝发工资的,则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者依法提请劳动仲裁等途径来处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拓展延伸 工资发放时间的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时间的法律规定是确保雇主按时支付员工工资。根据规定,雇主应当在约定的发放日期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工资支付给员工。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按时收到应得的工资。违反这些规定的雇主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包括支付滞纳金或赔偿金等。因此,雇主应当严格遵守工资发放时间的法律规定,以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时间的法律规定是确保雇主按时支付员工工资。违反规定的雇主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员工可以询问理由并要求单位及时发放工资,如单位拒绝发放工资,可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提请劳动仲裁等途径来处理。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是法律的客观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