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商业诽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释义
    商业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根据刑法第221条,犯罪行为者将面临不超过2年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被处以罚金。
    法律分析
    商业诽谤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拓展延伸
    商业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
    商业诽谤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故意发布虚假、贬低、损害他人商誉的言论,严重影响商业主体的声誉和利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业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发布虚假事实;2.损害他人商誉;3.具有明显的恶意和主观故意。一旦构成商业诽谤罪,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民事赔偿方面,被诽谤方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刑事处罚方面,依法可处以罚款、拘役或有期徒刑等刑罚。维护商业领域的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对商业诽谤罪的打击是必要的。
    结语
    商业诽谤罪严重损害商业主体的声誉和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具有明显恶意和主观故意等构成要件将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赔偿方面,被诽谤方可要求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刑事处罚方面,可处以罚款、拘役或有期徒刑等刑罚。维护商业领域的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打击商业诽谤罪势在必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