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正当防卫的条件及适用范围:立即报警,由执法人员处理;持刀抢劫时打死劫匪属正当防卫;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四个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法侵害人、限度内。 法律分析 立即报警,由执法人员来处理;如果正在持刀抢劫时,把劫匪打死了,属正当防卫,不付法律责任。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应该符合四个条件: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拓展延伸 打死抢劫犯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打死抢劫犯的法律责任的界定涉及多个因素。根据法律规定,当个人面临合法防卫情况下对抢劫犯实施致命伤害,其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然而,法律也规定了正当防卫的限制条件,如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度性。在判断中,法庭将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行为动机、当时的紧急情况以及使用的武力程度等因素。此外,司法实践中还会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故意和过失程度,以及对被害人生命权的尊重程度。因此,对于打死抢劫犯的法律责任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判断。 结语 合法防卫的法律责任界定涉及多个因素。根据法律规定,对抢劫犯实施致命伤害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然而,正当防卫有限制条件,如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度性。法庭将综合考虑行为动机、紧急情况和使用的武力程度等因素。主观故意、过失和对生命权的尊重也会被考虑。因此,界定打死抢劫犯的法律责任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