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证据是否是抢劫罪定罪的必要条件?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抢劫罪的相关知识。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法律分析 如果报警来解决问题,就不需要提供证据。只需向警方报案并描述受害过程即可。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应予立案。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数额、情节等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成功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予立案侦查。为了帮助警方更快地找到犯罪嫌疑人,受害人被抢劫后最好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据越多,警方立案抓获嫌疑人的机会就越大。关于抢劫罪成立的证据,可能有物证、凶器、证人、视听资料、鉴定报告,或者要求调取监控等。 一、抢劫多少钱可以立案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应当立案。 抢劫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为它不仅直接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且因为它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就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因此我国《刑法》将抢劫罪列为重罪,并作为历来重点打击的对象。抢劫罪与其它侵犯财产的犯罪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构成抢劫罪没有数额的限制,哪怕你只抢到一分钱,甚至一分钱都没抢到,但只要你是以抢劫财物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就构成了抢劫罪。因为该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二、入室抢劫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因此,只要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应当立案。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结语 报警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有时需要提供证据。对于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只要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就应予立案。抢劫罪是行为犯,没有数额、情节等方面的限制。提供相关证据可以帮助警方更快地找到犯罪嫌疑人,从而增加警方立案抓获嫌疑人的机会。同时,了解抢劫罪的成立证据,如物证、凶器、证人、视听资料、鉴定报告或调取监控等,对于受害者来说也有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