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既遂有哪些种类? |
释义 | 犯罪的既遂形式包括行为犯、结果犯、结果加重犯和危险犯。行为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即构成既遂犯罪,或者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犯罪,或者导致了严重结果的犯罪,或者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而构成既遂犯罪。既遂犯的刑事责任由刑法分则对所触犯法条规定的法定刑直接处罚。 法律分析 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 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2、结果犯。 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3、结果加重犯。 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的犯罪。 4、危险犯。 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 既遂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分则对所触犯法条 规定的法定刑直接处罚。 拓展延伸 犯罪既遂的分类及特征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犯罪目的已经实现的状态。根据犯罪的性质和特征,犯罪既遂可以分为多个分类。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按照犯罪行为的性质,如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另一种分类是按照犯罪主体的身份,如个人犯罪、组织犯罪、经济犯罪等。此外,还可以根据犯罪的手段、动机、后果等进行分类。犯罪既遂的特征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完成,构成犯罪的各要素都已实现;犯罪目的已经达到,所追求的利益或满足已经实现;犯罪主体已经取得犯罪结果的控制权,无法撤销或逆转。通过对犯罪既遂的分类和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犯罪的本质和特点,为犯罪预防和打击提供参考依据。 结语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犯罪目的已经实现的状态。根据犯罪的性质和特征,犯罪既遂可以分为行为犯、结果犯、结果加重犯和危险犯。既遂犯的刑事责任由刑法分则对所触犯法条规定的法定刑直接处罚。通过对犯罪既遂的分类和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犯罪的本质和特点,为犯罪预防和打击提供参考依据。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