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释义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七种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费、违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无效、其他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以及用人单位采取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冒险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法律分析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七)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拓展延伸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是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而定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合同期限届满;2.双方协商一致;3.劳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4.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或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5.劳动者受到虐待或侵害等。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劳动者提出书面解除申请;2.用人单位接受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3.双方进行结算;4.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循法律规定,如违反法律,可能导致违约责任。因此,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需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还是违反法律损害劳动者权益等情形,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劳动者还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解除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一般包括书面申请、双方协商、结算等步骤。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劳动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咨询。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