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实践中应该如何认定报复陷害罪 |
释义 | 实践中报复陷害罪的认定: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一、报复陷害罪的四要素?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四要素:本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二、滥用公司证券职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三、报复陷害罪判多久 报复陷害罪,要判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就要判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的严重情节,指的是对受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权利造成严重损害的,比如手段恶劣的,最终造成精神障碍或者自杀的。并且引起公众不满的,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报复陷害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