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伤后,老板处理方式不作为
释义
    劳动关系下的工伤认定:不论有无书面合同,只要有实际劳动关系,雇主应负责工伤及补偿。可找证人,先劳动仲裁部门,如不行可上诉法院;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用人单位应在事故或职业病发生后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提出,从业人员或其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
    法律分析
    1、只要有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不管有没有书面合同一样可以要求雇主负责工伤及补偿。可以找人作证,先找劳动仲裁部门,如不行就去法院上诉;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
    2、用人单位应当自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的,从业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拓展延伸
    老板对工伤员工的不作为引发了劳动纠纷
    工伤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的身体损伤,而老板在处理工伤员工的问题上不作为,不仅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也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这种不作为行为引发了劳动纠纷,劳动者有权要求老板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赔偿。劳动纠纷的解决需要依靠法律途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加强对工伤保险制度的宣传和落实,提高老板对工伤员工的关注和责任意识,是预防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结语
    工伤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是否有书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劳动者都有权要求雇主负责工伤及补偿。若雇主不履行义务,劳动者可寻求劳动仲裁部门或法院的支持。在经济困难时,还可申请法律援助。用人单位应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劳动者或其家属、工会组织可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解决工伤纠纷需依法进行,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宣传和落实,提高用人单位对工伤员工的关注和责任意识,是预防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第六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及时救治,并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