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局回应工资拖欠问题:有哪些解决途径?
释义
    《劳动法》规定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按时支付工资,如公司不发工资,员工可以向劳动局投诉或进行劳动仲裁。员工可以在以下情况下维护自身权益: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未支付加班费、未支付解雇补偿费用。
    法律分析
    有用。
    公司不给发工资可以找劳动局。员工获取正常的劳动回报(工资)是合理合法的,公司不给员工发工资触犯了我国的《劳动法》,员工可以依法到当地的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仲裁。
    在我国的《劳动法》中明确的规定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员工可以在以下情况出现的时候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1、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或者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的支付劳动者应得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员工报酬的;
    3、安排了加班但是没有支付员工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合同未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支付员工经济补偿费用的。
    拓展延伸
    工资拖欠问题严重影响劳动者权益,劳动局应采取何种措施保障工资支付?
    工资拖欠问题对劳动者权益的严重影响需要劳动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工资支付。首先,劳动局应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行为,对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和追责。其次,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管机制,要求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加强对用人单位财务状况的审查。此外,劳动局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鼓励劳动者主动维权,同时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帮助劳动者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最后,劳动局还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保障体系,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遇到工资拖欠问题,员工有权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根据我国《劳动法》,员工可以向劳动局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局应加强监督执法,惩罚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并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共同推动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保障体系,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