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13条规定 |
释义 | 民法典第13条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即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民法典还规定了自然人的出生和死亡时间的确定方式,以及未成年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具体规定。根据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恢复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第13条的内容是什么? 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所谓权利能力是作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能力。从本条可知, 1、自然人只有活着才享有权利能力,一旦死亡,就不再享有; 2、任何自然人都享有权利能力,与其年龄大小或智力高低并无关系。究其原因,因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无须人的参与直接通过法律规定获得。既然权利能力是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关于权利与义务的来源,可以有两个方向:法律规定和法律行为;前者如生命权、身体权的获取,因概括继承而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等;后者如基于合同享有债权,承担债务。 二、民法典对自然人方面的规定有哪些? 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结语 民法典第13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期间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权利能力是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能力。该条明确了两点:一是只有活着的自然人才享有权利能力,死亡后不再享有;二是任何自然人都享有权利能力,与年龄或智力无关。权利能力的来源可以是法律规定和法律行为。民法典还规定了自然人的出生和死亡时间的确定方式,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为准。对于未成年人和无法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民法典规定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法定代理人的角色。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恢复其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三百二十九条 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八条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