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协商解决一般需要哪些程序? |
释义 | 法律分析: 在民事纠纷中,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而协商解决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1. 单方面提出协商要求,并确定协商地点和时间; 2. 通知对方参加协商,并在协商中就纠纷进行沟通、协商; 3. 如协商成功,可达成书面协议,并签署协议; 4. 如协商不成功,可寻求第三方协助解决,如物业、仲裁机构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当事人自愿订立合同,合同一经订立,就成为法律上的约束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解决争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协商选择仲裁解决争议。 总之,协商解决纠纷是一种便捷、快速、经济的方法,需要当事人在协商中保持诚信、公正、合理的态度,以求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