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校园贷款信息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1、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避免抵押和低利率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支付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收到学生支付的款项后不再联系; 2、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夸大培训效果;与学生签订培训合同,声称可以提高综合技能,并与贷款公司勾结,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欺骗学生; 3、还有一种更极端的方式,要求学生提供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庭电话号码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一旦学生不能如期还款,他们就会威胁并勒索钱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