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药厂生产记录造假行为如何处理?
释义
    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包括没收违法药品和违法所得,罚款金额为违法药品货值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停产、停业整顿,并可能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编造记录,责令其单位限期三十日改正,给予单位以下行政处罚:警告。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对生产假药的处罚是: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药厂生产记录造假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什么?
    药厂生产记录造假行为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会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药厂生产记录造假行为可能被视为欺诈、虚假宣传、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违法行为。根据具体情况,相关责任主体可能包括药厂企业法人、相关管理人员等。处罚措施可能涵盖罚款、吊销生产许可证、暂停生产活动、刑事处罚等。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将加强对药厂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生产记录的审核力度,以确保药品生产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这些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的实施旨在维护公众健康和药品市场秩序,确保药品生产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结语
    药厂生产记录造假行为严重违反法律,将面临严厉处罚。根据相关法规,可能涉及欺诈、虚假宣传、违反质量管理等违法行为。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暂停生产、刑事处罚等。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药品生产合法、安全。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公众健康、维护市场秩序,确保药品生产合规、可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6: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