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认定后,下一步该怎么做? |
释义 | 工伤保险申领及赔偿流程:参保职工填写申领表,提供相关材料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工伤医疗费;未参保职工可协商赔偿或申请劳动仲裁,如不满意可起诉进入赔偿诉讼程序。 法律分析 若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凭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填写《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到医保经办机构(帐户部)申请。用人单位到经办机构报销工伤医疗费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通知书、诊断证明; 2.工伤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3.门诊病历复印件、收费发票、处方复印件及相关检查、化验单据复印件; 4.住院病历复印件,住院证、出院证; 5.出院费用清单、每日清单、住院收费发票; 6.经办机构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 若职工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在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后,双方可协商确定赔偿金额,职工也可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申请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应当在组成仲裁庭后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起诉到法院,进入工伤赔偿诉讼程序。 拓展延伸 工伤鉴定完成后的后续步骤及处理方式 工伤鉴定完成后的后续步骤及处理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工伤鉴定结果,雇主应及时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相应的赔偿和补偿措施。其次,劳动者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医疗费用清单、工伤认定书等,以便进行后续的索赔程序。同时,劳动者还应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采取的法律行动。此外,劳动者还应与雇主或保险公司保持沟通,确保赔偿款项的及时支付。最后,劳动者还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保留相关证据、遵守法律程序等。综上所述,工伤鉴定完成后,劳动者需要积极参与后续的处理程序,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结语 工伤鉴定完成后,雇主和劳动者应根据结果协商赔偿方案。劳动者需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医疗费用清单、工伤认定书等,以便进行索赔。咨询法律顾问可了解权益和采取法律行动。保持与雇主或保险公司的沟通,确保赔偿款及时支付。同时,保留证据、遵守法律程序,保护自身权益。工伤鉴定后的处理程序需积极参与,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